位于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贾洼村的白庙花海滑雪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黄蔚林 摄
雪后的平凉市崆峒区如同一幅冰洁秀美的画卷,美轮美奂。
车子从市区出发,沿着山路连续转过几个弯,大约20分钟就来到白庙乡贾洼村。一排排白墙“雪”瓦的房屋静静卧在道路两旁,家家户户贴着“福”字、挂着灯笼,浓浓的年味儿。
不远处传来喜庆的音乐,还夹杂着阵阵欢笑声,循着声音就来到了平凉人的“后花园”——白庙花海滑雪场。
“最近北京冬奥会各项比赛火热进行,滑雪场的生意也火爆了起来。”白庙花海滑雪场负责人刘光兵说,最多时一天游客达500多人。
曾在部队服役23年的刘光兵,退役后毅然选择在贾洼村创业,“这个村距离市区只有10公里,旅游基础好,每到周末、节假日,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2018年初,刘光兵投入880万元进行白庙花海乡村旅游景区项目一期建设,当年10月投入运营。“一期建成花海观赏园和花海冰雪乐园,占地面积108亩,夏天可以赏花,冬天可以玩雪。”
高坡雪圈、雪船、雪地摩托车、雪地坦克、雪地转转等十几个冰雪项目个个爆满,人们尽情享受热“雪”沸腾的冰情雪趣。
白庙乡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白庙花海滑雪场、贾洼阳光采摘园、白庙游客服务中心等区域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吸引着周边市民纷至沓来。
“草莓好甜啊,这里有玩有吃真开心。”滑完雪,许多游客带着孩子走进雪场附近的阳光采摘园,继续体验采摘乐趣。
走进白庙游客服务中心胡麻油制作坊,一阵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的产品都是用传统工艺制成,不含任何添加剂,口感会更好。”中心负责人戴崇伟向记者介绍道,土法压榨最大限度保留了胡麻原始的香味,能让人吃出儿时的感觉。
在服务中心的展示厅,石磨面粉、手工酿造醋、胡麻油、黄金小米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戴崇伟说,“许多游客专门来这里体验古法榨油、手工制醋、石磨加工面粉的乐趣,临走时还购买一些产品送给亲朋好友。”
白庙乡以冰雪为媒,将冰雪旅游与采摘、农耕文化相结合,让旅游淡季变旺季。白庙乡党委书记安正勇表示,将努力推动冰雪文化、冬季体育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助推冰雪康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雪后的白庙乡贾洼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摄
游客在白庙冰雪乐园尽情嬉戏。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黄蔚林 摄
雪地转转让游客重回童年。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黄蔚林 摄
驾驶雪地摩托飞驰而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摄
草莓采摘园里欢乐多。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黄蔚林 摄
白庙游客服务中心。
土法榨油工具。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摄
工作人员操作石磨加工面粉。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摄
正在发酵的食醋。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摄
在服务中心的展示厅,石磨面粉、手工酿造醋、胡麻油、黄金小米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齐荣 采制
标签: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贾洼村的白庙花海滑雪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黄蔚林摄雪后...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刘亮李怡婷采制崆峒古镇戏台前人头攒动。红红的社火耍起来,传统戏曲吼起来。2月...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的崆峒区面制品集中加工区,只见车间宽敞明亮,摊晾间、成品库房...
舟曲县抢抓农时,组织农民忙春耕、勤备耕(视频来源:舟曲县融媒体中心)草木萌发,春光融融,立春过后...
“快过完年了,想着和媳妇两个人出门务工,今天来劳务站就是想了解一下近期外出务工的信息。”在成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