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平委员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马东平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的加大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全域”保护利用的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
四年履职,有三个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住甘全国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的履职成绩引人注目。
马东平委员说:“这也让我更加有信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建言献策、履职尽责。”
马东平委员的视角一直聚焦在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她表示,数千年来,黄河以博大的胸怀哺育了黄河文明的先民,吸纳融合了各地区的文明精华,形成了大地湾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黄河农耕文明等一系列文化文明遗存。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掘、保护这些宝贵文化文明遗产,为黄河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命题。
为了寻找答案,马东平委员坚持行走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进一步考察区域内文化文明遗存的发掘、保护等工作。“以全域性视角开展工作,将黄河中上游的文化文明遗址像珍珠那样,一颗颗串起来,真正呈现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脉络。”马东平委员形象地阐述着自己思考所得。
按照马东平委员的思考,应该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挖掘黄河中上游各个古文化遗址之间的传承流布关系,根据黄河中上游遗址保护、利用、研究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打造集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展示弘扬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知晓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最终彰显史前遗址的当代价值。
针对马东平委员的提案,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回复表示,将指导我省做好文明遗址和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聚焦黄河中上游史前遗址的典型特征和突出主题,统筹文物资源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展示阐释和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综合性效应。
“这对我是很大的激励,我也相信,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推动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的‘全域’保护利用工作定能更好地展开。”备受鼓舞的马东平委员精心准备着今年的提案,关注的话题依然是“文化保护”。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标签: 时代内涵
马东平委员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马东平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的加大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全...
2月26日凌晨4时21分,陇海线甘肃王家湾站至许家台站区间大型机械车线路打磨作业正式开始,标志着今年兰...
新华社兰州2月26日电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敦煌是大漠戈壁风光。而今,无花果、火龙果、百香果等水果“移...
图为航拍西汉酒泉胜迹景区。(资料图) 肃州区委宣传部供图2月初春的早晨,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雪将甘肃酒...
记者从兰州新区管委会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新区国有集团公司资产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