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逾500件粤陇文物亮相 见证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2-03-24 20:3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象牙镂空雕套球摆件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中新网广州3月24日电“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24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以粤陇两省精品文物为依托,遴选两地文博单位文物藏品逾500件,当中许多珍品为首次在广东亮相。展览将持续至6月26日。

位于中国西北的甘肃,连接中原和亚洲内陆,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必经的交通要道;位于华南地区的广东,面向广阔的南太平洋,拥有“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港口。它们相隔千里,又息息相关。

波斯蓝釉陶瓶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该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介绍了甘肃河西走廊和广州通海夷道的历史与渊源,呈现同一时空下跨地域的思想技术传播和交融互鉴的文化历史,深度阐释丝路变迁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

展览分为“丝路之兴”“丝路之盛”“丝路之光”三大部分。采取实物与场景复原相结合的展示手法,带领观众穿越掩埋于荒漠中的古驿站、参观庄严肃穆的石窟、登上蜿蜒曲折的长城,同时配合声、光、电相结合的多媒体互动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观展氛围。

高浮雕兽面纹金带扣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该展览展出甘肃省泾川出土的春秋时期翼兽青铜提梁盉。该青铜盉巧妙地设计成一只具有双翼的四足兽,以龙为提梁,以凤为盖钮。据研究,翼兽形象早期流行于中亚、西亚地区及亚欧草原,传播到中国约为战国时期。

战国晚期高浮雕兽面纹金带扣备受关注。金带扣的主体为一兽头,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出;兽头上镂雕出龙兽相斗的图案,并装饰有连珠纹、卷云纹、羽状纹等;兽头的眼部镶嵌蓝色玻璃珠。据介绍,此器物具有中原华夏与边陲戎狄两种艺术风格。

铜胎画珐琅开光人物图挂罐连水盆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该展览展出敦煌佛爷庙湾墓群出土的唐代胡人牵驼图模印砖。骆驼素有“沙漠之舟”之称,胡人牵驼是河西走廊商旅生活的真实写照。骆驼背着十字捆扎的椭圆形驮囊,里面装载着丝绸、瓷器、香料等商品。据了解,甘肃省出土不少唐代驼俑明器,说明了当时骆驼跟其他牲畜一样都是财富的象征,反映出河西走廊的日常生活中商业和农业并重。

广东省博物馆藏的石峡文化玉玦,也在展览中出现。据了解,石峡遗址第三期文化年代相当于夏商之际至西周早期,墓葬中随葬的有角玦饰等玉器,说明起源于长江中下游或珠三角地区的玦饰结合南渐的中原商周礼制。该种玦饰的传播影响到越南北部乃至东南亚部分地区,显示出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早期的文化传播。

春秋翼兽青铜提梁盉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广州大马站景豪坊工地出土的南汉时期波斯蓝釉陶瓶在展览中亮相。据介绍,波斯蓝釉陶瓶多数作为香油、葡萄酒、蔷薇水等液体的储运容器,大多是唐五代时期从西亚引入。此类陶瓶在中国广州、福州、扬州、宁波、桂林等沿海地区均有发现,国外则分布西起非洲东海岸、东抵日本。

此外,展览还展出清代的米黄色绸缎广绣美人鱼、花鸟纹床围。据介绍,这是一件清代外销绣品,画面上绣有两条金色卷发的美人鱼,与西方传说中的美人鱼形象十分吻合,应该是欧洲人到广州来样定制的。(完)

清代米黄色绸缎广绣美人鱼、花鸟纹床围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记者 程景伟

标签: 丝绸之路

推荐阅读

逾500件粤陇文物亮相 见证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象牙镂空雕套球摆件 广东省博物馆供图中新网广州3月24日电“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24日在广东省...

甘肃宕昌: 食药安全“疫”线的硬核守护

疫情之下,甘肃宕昌县一系列“硬核”的疫情防控举措落地,一系列“温暖”的服务保障措施到位,一系列专...

天水春耕备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记者近日从天水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天水市把抓好春耕春播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第...

甘肃漳县多措并举筑牢林草“防火墙”

“我们石川林场总共分布了11个烟花识别点,如果有烟雾、明火、可疑人物等异常现象的话,系统会直接反馈...

甘肃静宁:“粮田”变“良田”丰收有保障

高标准农田整修现场“我两口子年龄大了,以前没有平整土地的时候,几块小田比较分散,机械进不去,我只...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