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每日消息!非遗扩大“朋友圈”聚集“经济圈” 《甘肃省级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印发实施

  • 2022-06-23 08:46:07 来源:兰州晚报


【资料图】

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共同研究制定的《甘肃省级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6月21日正式印发实施。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张掖会场“非遗购物节”上,来自我省各地的庆阳香包、秦安陶器、关峡竹编、裕固族刺绣等非遗产品出尽风头,传统手作走精美路线,时尚元素赋能其中,好评无数。其中,出自甘肃省级非遗工坊的非遗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

打铁要趁热。在非遗热潮升温之时,《办法》实施为我省省级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扩大非遗“朋友圈”,聚集“经济圈”的目标插上了发展的翅膀。

据了解,《办法》对甘肃省开展省级非遗工坊申报、确认、设立、建设、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不仅从申报与认定、建设与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细化了各级文化和旅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乡村振兴主管部门工作职责,从而推动省级非遗工坊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注意到,为了积极探索我省“非遗+扶贫”模式,让非遗实现活态化传承,助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办法》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倾斜,对拟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安置区申请设立非遗工坊的,以及在脱贫地区已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与申报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为了尽快让非遗工坊走上正轨,各类“花样”培训让非遗传承人没有了后顾之忧。首先是鼓励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院校面向非遗工坊开展调研、培训、交流活动。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中面向非遗工坊带头人开设专门培训班,结合工坊需求和脱贫人口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培养优秀带头人。推动将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培育成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乡村工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

标签:

推荐阅读

每日消息!非遗扩大“朋友圈”聚集“经济圈” 《甘肃省级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印发实施

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共同研究制定的《甘肃省级非遗工...

每日观点:“创业中华·筑梦陇原”侨领侨商武威行活动7月3日至6日举行

6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创业中华·筑梦陇原”侨领侨商武威行活动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以“相约天马...

今日讯!“民企陇南行”活动将于7月3日至5日在陇南市举行

6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民企陇南行”活动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本次活动将于7月3日至5日在陇南市举...

即时看!武威文庙举办开笔礼

6月22日,130名即将步入小学的幼儿在师长的带领下有序来到武威文庙,在文庙大成殿前参加了“开笔启蒙诗...

每日热文:渭武高速木寨岭特长隧道已进入冲刺阶段

施工现场何怡璇摄渭武高速公路是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G75)甘肃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是甘肃省通达四...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