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环球播报:甘肃武山深挖“摩崖大佛+”潜力:内引外联“放水养鱼”

  • 2022-06-25 05:59: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6月24日,首届武山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举行。 刘玉桃 摄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景区开发与县域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业要有机结合、共同发力。在具体措施上,要坚持‘放水养鱼,切忌抽水养鱼’。”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魏文斌表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文旅开发必须内外统筹,内引外联,不能闭门造车。

24日,首届武山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举行,来自甘肃高校、研究所等20余名专家、学者,聚焦武山文旅产业发展,深挖摩崖大佛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探索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魏文斌称,武山水帘洞景区作为旅游景点基本条件也已具备。尽管如此,水帘洞石窟的景点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不高,与水帘洞石窟资源票赋和应有的影响力尚不相符。这说明,水帘洞石窟群文旅开发潜力巨大,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图为游客游览拉梢寺摩崖大佛。 刘玉桃 摄

“水帘洞石窟群文旅开发需在深度上下功夫,找准突破点以提升知名度,深化对水帘洞石窟群文化与佛教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揭示其内涵和特色,发拥其特有的宗教、艺术、民俗、信仰、祭祀诸方面素材与故事。”魏文斌说。

拉梢寺摩崖大佛位于武山县鲁班峡谷内,始建于北周明帝三年(公元559年),雕凿在长150余米、宽60余米的天然崖面上,主尊大佛通高42.3米,同时保存有历代精美壁画、彩塑、窟龛等,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最重要的雕塑。

水帘洞石窟群是甘肃东南部重要的石窟寺之一,与天水麦积山、仙人崖,甘谷大像山,武山木梯寺等石窟连成一线,形成了甘肃境内渭河上游的石窟艺术长廊。它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中国民俗史、中国宗教史及地方文化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1984年,在拉梢寺发现一面祈福铜镜,其背面錾刻祈福铭文,印证了拉梢寺石窟的祈福历史。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富学表示,敦煌研究院有很多石窟研究高手,离武山也很近,具有资源优势。希望能和武山县有关部门协作,共同推进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研究。

武山自古就有“秦陇咽喉,巴蜀锁钥,屯戍要寨”之称,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区段,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是远古先民栖息的理想之地。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形成了门类齐全,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现登记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点及单位有476处,武山县是甘肃省文物局确定的35个文物大县之一,文物资源丰富。武山县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200件,一级文物有7件。

武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丽霞表示,近年来,武山县依托优质的资源禀赋,注重打响“大美武山·祈福圣地”旅游品牌,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祈福文化旅游活动,形成了“北有拉梢摩崖佛,南有一线三古堡”的旅游格局,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武山祈福纳祥。

记者 刘玉桃

标签:

推荐阅读

环球播报:甘肃武山深挖“摩崖大佛+”潜力:内引外联“放水养鱼”

6月24日,首届武山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举行。 刘玉桃 摄“武山水帘洞石...

世界简讯:甘肃省高台县 集中力量 改造农房

瞅着上世纪90年代盖的老屋,甘肃省高台县南华镇南岔村村民王兵国咋看都不满意。“土墙土炕、木门旱厕,...

天天微头条丨敦煌盛夏披“绿装”:大漠水景不输江南水乡

6月下旬,甘肃敦煌鸣沙山下的飞天公园水清草绿,迷人的大漠水景引游人游园散步,享受不输江南水乡的醉人...

【天天时快讯】宁县:金色麦浪迎丰收 4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6月,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庆阳市宁县40余万亩小麦喜迎丰收。连日来,宁县各乡镇农户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

每日热闻!夏日山丹马场

6月23日,马群在山丹马场的草场上觅食。新华社发(陈礼摄)夏日,祁连山下的甘肃山丹马场绿草如茵,景美...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