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短讯!毕业季找工作 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 2022-07-05 09:09:26 来源:兰州晚报

又到一年毕业季,正是大学生求职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瞄准这一时机,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实施诈骗。7月4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总结一份求职“避坑”指南,提醒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擦亮眼睛,警惕骗局,见招拆招。


(资料图)

陷阱1

只试用不聘用

现象:用人单位对新招聘人员设置试用期,在此期间双方互相考察和适应。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结束,便以各种理由不通过试用或解聘。

拆招:任何单位或者企业的实习试用员工,公司都应对其支付薪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最低工资的80%支付。求职者应仔细阅读劳动合同,明确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社会保障等细节内容,警惕实习、试用期的不合理规定。

陷阱2

培训贷款

现象: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工作为由,诱导学生进行课程培训,并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信息办理培训贷款。学生通过贷款缴纳学费后,无法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无法获得前期承诺的兼职岗位,反而要背负网贷的还款压力。

拆招:增强防范意识,不轻易参加打着赚钱为幌子的培训班,不轻易在陌生网页和平台上转账汇款、办理贷款。即便参加培训,也要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同时,要保留相关资料,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陷阱3

“走后门”入职

现象:一些中介机构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消息,声称在某些福利待遇好的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操作安排入职,但需要支付疏通费、辛苦费等费用,待费用交清后,中介机构便失联。

拆招:不要相信找关系、“走后门”的谎言,警惕小道消息,正规渠道获取的招聘信息才最靠谱。一旦被骗应当立即报警,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陷阱4

乱收费

现象:一些劳务中介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诈骗,即劳务中介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和服务费,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员工,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造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拆招:找工作不需要先交费,对于以先交各种费用的,要谨慎对待。入职体检通常要求求职者自行前往医院进行,正规单位不会代收体检费。

陷阱5

高薪刷单

现象:骗子在招聘网站上打着“零经验入职、工作轻松且高薪”的旗号吸引应届毕业大学生,一旦有毕业生主动联系他们,他们会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之后指导毕业生在购物平台下单购物就可得到佣金,其实这是刷单诈骗。

拆招: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求职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对于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无需经验就能上岗、工资高又轻松的工作,几乎是不存在的。

陷阱6

扣押证件

现象:扣证件是指用人单位或者中介机构借口保管或者申办社会保险、申领工资卡等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原件且拒绝归还的行为。

拆招:面试时,尤其是初次面试,求职者出示证件复印件即可,若招聘企业要求带原件,求职者出示完毕后一定要拿回来。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

标签:

推荐阅读

短讯!毕业季找工作 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又到一年毕业季,正是大学生求职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瞄准这一时机,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实施诈骗...

【环球报资讯】甘肃成县:全力打通“断头路”,服务民生促发展

素有“陇上江南”的成县,在高质量发展的十字路口,聚焦“三城五地”建设和“十大行动”目标,紧盯“三...

最新快讯!甘肃临洮县: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坐落在洮河之滨的崖湾村,近年来通过发展蔬菜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在25年间翻了170倍,成为全县远近闻名...

资讯:打造校企合作新标杆!金徽酒与江南大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7月1日,金徽酒与江南大学全面深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金徽生态酿酒园隆重举行,标志着金徽酒和江南大学...

全球热消息:甘肃敦煌:鸣沙山下杏飘香

7月3日,敦煌市月牙泉镇合水村农民在采摘李广杏。新华社发(张晓亮摄)日前,位于鸣沙山下的甘肃省敦煌...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