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兰州晚报讯炎炎夏日,在酒泉玉门市下西号镇下东号村万亩枸杞基地里,鲜红的枸杞果缀满枝头。枸杞种植户郑林山正带领着采摘工人,小心地采摘枸杞鲜果。
从春天开始,郑林山就一头扎在枸杞田里,剪枝、抹芽、除草、采摘、销售……像伺候孩子一般照顾着这片田。夏季,火红的枸杞迎来大丰收。“今年鲜果的收购价格还可以,一公斤16元,一亩地纯收入有5000元左右,我这150亩地挂果率挺好的,预计今年收入应该还不错。”郑林山说。
火红的枸杞,让村民尝到了增收甜头。“产业发展,需要推进标准化,也需要有规模效应。”下西号镇政府镇长张贵军介绍说,为推动枸杞产业转型升级,下西号镇采取了“党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在下东号村48户村民以资金和土地入股,从“单人唱”到“大合唱”,实现了订单化生产和规模化发展,全镇年产枸杞干果9000吨,实现产值3.6亿元,农民源自枸杞相关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2%以上。
近几年,玉门市通过“党支部+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方式,在全市建设了6个枸杞万亩乡镇、25个千亩枸杞专业村,百亩枸杞种植示范户2千户,集中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带动杞农进行枸杞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生产,逐步扩大栽培体量,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格局。玉门枸杞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玉门属大陆性中温带荒漠区,土质大部分为沙土和轻中度盐碱地,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枸杞生长周期长,营养成分多,保证了枸杞正常采摘和晾晒,减少了树体及鲜果的病虫害,形成了色泽鲜红、口味甘甜、粒大皮薄、肉厚汁多的优良品质。
今年2月,全国59个园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国家酒泉枸杞产业示范园区(玉门枸杞小镇)榜上有名,成为甘肃首个和唯一的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7月13至15日首届甘肃·酒泉枸杞博览会也将在这里举办,标志着玉门枸杞产业已迈上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快车道,正在成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火红的枸杞映着红火的日子。目前,玉门市的枸杞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4万余亩,年产枸杞干果总量4.2万吨,产值11.5亿元。
通讯员 韩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文/图
标签:
兰州晚报讯炎炎夏日,在酒泉玉门市下西号镇下东号村万亩枸杞基地里,鲜红的枸杞果缀满枝头。枸杞种植户...
夜幕降临,在静谧的夜色下,在甘肃康县周家坝镇阴湾村文化广场旁的树下,热闹的点评讨论声格外明显,阴...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主题鲜明的游园广场花团锦簇,一块块清新怡人的绿地生机盎然……...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这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留下的诗句,书写的就是张掖山丹峡口。意为:位于大漠南端...
近日,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将满满的“干货”带到了甘肃省渭源县上湾村上湾镇的田间地头,科技特派员们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