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天天报资讯】徽县:念好黄牛养殖“致富经” “犇”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 2022-08-04 19:51:13 来源:视听甘肃


【资料图】

盛夏时节,走进徽县大河店镇老庄村恒生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牛舍里毛色亮泽的黄牛悠然自得的吃着饲草,个个膘肥体壮。饲养员正忙着清扫牛棚、铡草、喂料,全自动饲料搅拌设备不停运转。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徽县大河店镇紧盯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发展目标,立足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群众养牛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黄牛养殖产业,为乡村产业振兴再添“牛”力,助力群众过上“牛生活”

谈到当前养殖的情况,合作社负责人杨新如数家珍:养殖场可养黄牛200头,目前存栏130余头,其中能繁母牛45头,牛犊23头,育肥牛头65头,准备出栏20头。看着即将出栏的黄牛,杨新心里盘算着今年的收入,不禁喜上眉梢。

距离恒生养殖数十公里外的三泉村,三鑫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忠峰也已养牛多年,从一开始的十多头发展到现在的100余头,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养殖圈舍也逐步走向标准化。

在三鑫合作社务工的当地村民李江说:“我主要负责拌料喂牛、打扫圈舍,每个月工资3000元,一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可以在家门口务工,还能照顾到家里,比出门打工好多了。”

近年来,大河店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通过项目产业奖补、技术服务、风险防控、金融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引导,发展壮大黄牛养殖业,让黄牛养殖成为农民致富的强力引擎,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据了解,全镇现有黄牛养殖合作社场4个,养殖大户11家。或自繁自养,或专门育肥,或专养母牛,各有特色。2021年全镇黄牛共存栏1680头,年出栏头530,产值达700万元左右,黄牛养殖已然成为大河店镇一大特色支柱产业。

记者:尹辉东 孔令龙

标签:

推荐阅读

【天天报资讯】徽县:念好黄牛养殖“致富经” “犇”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盛夏时节,走进徽县大河店镇老庄村恒生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牛舍里毛色亮泽的黄牛悠然自得的吃着饲...

全球资讯:解难题 促发展——庆阳市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行动综述

庆阳市贸促会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庆阳汽车业商会走访,协调解决了汽车销售门店户外广告设置等方面一系...

快资讯丨“幸福之水”淌进甘肃静宁人民的心田里

历时八载,承载着甘肃省静宁县40多万群众的期盼与渴望,甘甜的洮河水终于流进了甘肃静宁城区群众家中。...

热头条丨甘肃徽县:“乡贤讲堂”构筑乡风文明新阵地

58岁的张克亮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柳林镇峡口村的老党员,也是德高望重的乡贤,在“乡贤讲堂”在党群服务...

【独家】甘肃渭源:小麦丰收,农机帮忙

又到小麦丰收时。眼下,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目前,渭源县...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