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天祝:美丽乡村建设 美了“面子”实了“里子”

  • 2022-11-01 17:57:08 来源:新甘肃

天祝县朵什镇旱泉沟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摄


(资料图)

晚秋时节,天祝县63个示范村建设也迎来大“丰收”。

在天祝县西大滩镇坝堵村,原本废弃的残垣断壁,化身为草木葳蕤的小游园;曾经异味熏天的破旧畜棚,变身为古色古香的小凉亭……

“十年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土路,现在家家户户住进了砖瓦房,还铺设了彩色沥青路,硬化道路都通到了家门口。”提起村里的变化,西大滩镇坝堵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多忠感慨道。

近日,天祝县石门镇大塘新村群众陆续搬进了新家园。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颇具特色的农家庭院,石门镇大塘新村村委会副主任祁成福心里乐开了花。

天祝县西大滩镇西大滩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摄

“按照乡村建设规划,我们村的民俗餐饮等已经全部建设好,明年春天就能接待游客了。”祁成福说。

石门镇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多元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石门沟自然风光,将大塘新村、维芨滩村打造成天祝县400公里风情线上集餐饮、娱乐、观光为一体的重要黄金节点,让美丽乡村带动群众增收。

西大滩镇和石门镇的美丽蝶变只是天祝县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天祝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投资5.3亿元,在全县规划建设63个乡村建设示范村。

天祝县不仅在美化村庄“面子”上下功夫,更在培育乡风文明“里子”上费心思。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在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文化广场,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乡风文明的宣传标语。随着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炭窑沟村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的陋习逐渐消失,而捐资助学、建设家乡则成为了乡风文明新风尚。

“现在不仅农村的村容村貌在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变。以前的丧事都是大操大办,花费很大,现在吃一碗烩菜,事就办了。”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村民岩茂怀说。

在文明乡风培育上,天祝县通过制度保障、实践养成、教育引导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家庭美德,使文明新风寓教于乐、深入人心。

随着示范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今的天祝县广大乡村正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一个个美丽乡村有颜值更有价值。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孔庆燕

标签: 美丽乡村

推荐阅读

天祝:美丽乡村建设 美了“面子”实了“里子”

天祝县朵什镇旱泉沟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摄晚秋时节,天祝县63个示范村建设也迎来大“丰收”...

即时:甘肃酒泉“织”监测网守护候鸟迁徙线:大漠湿地变“鸟乐园”

图为10月底,甘肃敦煌党河湿地成群野生鸟类翩翩飞舞。 王斌银 摄“金秋天渐凉,又遇候鸟南飞时。”近...

【环球快播报】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88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用地审批效率等工作

省长任振鹤今天(10月31日)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8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甘肃省“十四五”新型基础...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保障甘青能源动脉畅通

在甘肃、青海即将进入冬季保供的关键时期,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兰州输气分公司深入开展“橙装护动...

世界焦点!提质提速 行稳致远——甘肃省属企业“三新”经济强劲增长

近日,由酒钢集团西部重工制造的新一批“酒钢西重”牌风电塔筒交付客户。据省政府国资委统计,1—9月,...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