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22年实施重点项目124个,玉门全市规上企业达到150家,培育国家、省级科技技术企业62家;现代化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双轮驱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五大产业链持续做优做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六年位居全省首位,连续三年入选“西部百强县市”……通过“质与量”“速与效”“进与退”“舍与得”的辩证选择,玉门市持续解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密码”。
密码1:主导产业集聚成势
在玉门老市区化工工业园,方达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溴素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即将投产。而距方达化工不到两公里,就是其下游企业千华制药有限公司,作为原材料的溴素,公司就地采购,近距离供应,大大节约了时间和运费。一企带一链,一链串一片。化工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比邻而居,叩响合作之门。
随着浩海煤化、凯盛大明、山东纳宇、陕煤集团、吉利集团等“链主”企业纷纷在玉门布局,玉门依靠产业链的“集团军作战”,整合上下游企业各类资源,有针对性地补链、延链、强链,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两大集群”产业生态圈不断壮大,快速崛起。
密码2:“软环境”成就发展“硬实力”
“从土地摘牌到开工建设仅用时20天,全流程审批最多跑一次。”酒泉市尚上化工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姚翔宇谈起玉门营商环境感受真切。
在玉门市民中心,124个服务窗口面向群众和企业,40个部门的1618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市民中心统一办理,“一处跑”,让服务“加”满格。从全面启动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到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亲清监督”平台,每一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创新,都成为玉门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密码3: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动力
省级化工园区“奠基者”何世才,十年磨一剑,在曾经的戈壁荒滩上开启了玉门建化园区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创业繁荣之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荆花,推动政务服务“有温度”,化解民众“急难愁”,让“一处跑、跑一次”成为玉门改革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致富路上的“领头雁”顾红艳,谨记劳模父亲的叮嘱,鏖战风沙、植树造林,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在玉门,一个个“时代先锋”活跃在改革发展的各条战线上,正是他们用干事创业的力度换来玉门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通讯员 徐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慧霞 文/图
标签:
2022年实施重点项目124个,玉门全市规上企业达到150家,培育国家、省级科技技术企业62家;现代化工、新...
春风送暖,在靖远黄河沿岸广袤的田野间,辛劳的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整田翻地,施肥备耕。随着田间有机肥被...
3月2日,武威市凉州区2023年春季义务压沙活动正在进行时,全区6604名机关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武威...
3月2日,甘肃省地震局召开2023年度全省地震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谋划2023年...
为进一步推动打造“技能甘肃”工作,促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