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流经武山的渭水奔流不息,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露地菜生产阶段,到1980年至1992年的普通塑料大棚发展阶段,再从1992年至2003年的日光温室示范园区建设阶段,到2003年以后的蔬菜品牌建设阶段,武山蔬菜种植逐步成为群众增收的“加速器”,也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
渭河,在武山流经桦林、鸳鸯、山丹、城关、洛门5乡镇,县内长48公里,流域面积2011平方公里,在武山境内的诸多支流流经的区域土地比较肥沃,水力资源丰富。为了种出好菜,当地特别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政府投资、村民自发,兴修水利,尤其这几年,河长制等政策的落实,使水质越来越好,蔬菜的品质也越来越好。
目前,武山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1万亩、产量130万吨、产值41.1亿元,蔬菜远销26个省市。武山也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中国韭菜之乡”,连续两年被列为省级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县,成功举办了6届蔬菜博览会。武山韭菜、蒜苗、豆角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番茄、黄瓜、莴笋等13类蔬菜25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瑞德园”蔬菜商标被评为我省著名商标。
通讯员 郭永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哈丽娜
标签:
流经武山的渭水奔流不息,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露地菜生产阶段,到1980年至1992年的普通塑料大棚发展阶...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金塔县积极争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拉大织密交通路网,大力发展经济通...
4月16日,由我省著名军旅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张保和创作并主演的城市宣传片《沸腾白银》正式首发。《沸...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公示名单,其中,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
4月14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今年3月份,全省物流业景气指数(LPI)继续呈现回升态势为62 12%,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