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见证古丝路公路变迁的博物馆:工作量以铁锹磨损重量差来计算-今亮点

  • 2023-05-18 20:04: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甘肃公路博物馆。 刘潇  摄


(资料图片)

中新网兰州5月17日电(刘潇)“你看这张照片,它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甘肃公路博物馆馆长王贤指着馆内的一张照片说,以前公路养护职工每天在路上干多少活,不去现场实地查看很难计算。后来,因为职工是用铁锹作业,铁锹磨损得比较快,班长提出,可以根据每日铁锹磨损重量差来计算工作量。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的甘肃公路博物馆成立于1994年1月,共有六个单元、八个展厅,馆藏藏品5910件。该馆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大型沙盘、实物展品等,全方位展示了该省公路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及未来展望。

图为甘肃公路博物馆室外展厅。 刘潇  摄

作为中原联系西南和西北乃至中亚的纽带,甘肃是中国交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记载的古道达30余条,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穿省而过,堪称中西方商贸往来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提到甘肃最有名的道路,大家都能想到‘丝绸之路’。”王贤介绍说,甘肃道路历史悠久,除了汉唐的丝绸之路,还有周人开辟贡道,秦朝的驰道和直道,三国时期的阴平栈道,宋、元的驿道和栈道,明代的“九边防守”驿道,清代的官马大道和兰州官道等,都在中国交通历史上光芒璀璨。

甘肃地形宛如“玉如意”,从东到西延绵1600多公里,气候多样、地形多样,除了海洋,拥有地球上所有地貌。但是,也正是因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形地貌,为甘肃交通发展带来诸多不便。

王贤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甘肃公路建养主要以人力为主、畜力为辅,公路养护最基本的工具是铁锹、十字镐。20世纪80年代以后,筑路机械在甘肃公路建养工作中的使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30多年前,酒泉市有近2000名职工从事公路建养工作,如今,虽然职工数量不到1000人,但是建养的公路里程数却比以前翻了几番。”王贤说,这项数据也表明,在短短几十年时间,甘肃实现了公路建设和养护机械化飞跃。

甘肃公路博物馆为了记录甘肃公路建设和养护机械化发展历程,充分利用甘肃公路博物馆空地,建成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的机械设备室外展厅。

图为甘肃公路博物馆内陈列的展品。 刘潇  摄

“这个‘老解放’,我当学徒时开过,没想到这里能看到。”退休十余年的老养路工安师傅在参观甘肃公路博物馆室外展厅时,指着一辆解放牌CA10型的沥青洒布车说,“这车可是公路养护的‘老战友’,出了大力了!”

王贤介绍说,该室外展厅共有不同功能、不同时期使用过的压实设备、运输车辆、沥青搅拌设备等筑养路机械设备54台(辆)。“别看这些铁疙瘩现在锈迹斑斑,在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它们都曾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据悉,甘肃公路博物馆于2022年8月入选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成为甘肃省首家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标志着甘肃省专业领域科普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标签:

推荐阅读

见证古丝路公路变迁的博物馆:工作量以铁锹磨损重量差来计算-今亮点

图为甘肃公路博物馆。 刘潇 摄中新网兰州5月17日电(刘潇)“你看这张照片,它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甘...

国际博物馆日|甘肃:丝路小课堂开讲啦 环球新动态

“丝路小课堂”老师教学生临摹彩陶经典纹饰。新华网(王生元摄)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甘肃银行金城支行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焦点热文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净化廉洁从业氛围,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5月17日下午,甘...

【环球播资讯】靖远县大芦镇:“朝天椒”映红“好日子”

眼下正是朝天椒栽植的黄金时期,走进白银市靖远县大芦镇大芦村,随处可见朝天椒种植户忙碌的身影。“以...

“国宝省亲”系列展览将在武威市博物馆开展 全球热讯

汉代彩绘六博俑“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甘肃省博物馆携国宝而来,为人们讲述武威的灿烂文明。国...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