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时讯:甘肃通渭“头茬”木耳采摘忙

  • 2023-06-12 20:01:04 来源:央广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甘肃省通渭县常家河山楂小镇的10万棒黑木耳迎来采摘季。

走进通渭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黑木耳大棚内,一串串整齐排列的黑木耳菌棒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黑木耳,柔软细嫩、晶莹剔透,甚是喜人。工人们穿梭其间,双手飞快移动,熟练地将一朵朵黑木耳采摘下来,经过称重记录后,立即送到晾晒棚里,摊铺在晾晒床上,进行晾干。

工作人员正在采摘黑木耳(央广网发 惠施阳 摄)

“我在合作社打工五年了,一年能挣一万多元,今年的木耳比去年长得还好,数量也多。” 家住产业园附近的张翻荣说,自福兴德合作社成立以来,她一直在这里务工,平日里就干些串菌棒、打眼、采摘的活,能赚钱还能抽空照看家里,十分方便。

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木耳种植基地负责人马启明介绍,当前正在采摘的是头茬黑木耳,一年可以采摘6至7茬。其中,头茬黑木耳营养价值最高,是真正的“钱串子”。

常家河镇地理条件独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木耳种植的理想之地。“从这几年的产量来看,一个菌棒能产一两左右的干木耳。” 马启明说,正常情况下,从菌棒进场到第一次采摘,大概需要四十天,但是今年天气比较冷,第一茬木耳采摘就推迟了。

工作人员正在晾晒黑木耳(央广网发 惠施阳 摄)

据了解,该基地共有木耳菌棒大棚24座,种植20万棒木耳,其中玉木耳10万棒,黑木耳10万棒,预计产量在2万斤以上。作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基地通过“线下+线上”同步销售,年均收益80万元,并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带动胜义村35户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

“基地所产木耳通过线上平台销往北京、山东、深圳等地,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每个月大概销售5000多盒,每份不到300元。”通渭县常家河山楂小镇电商中心主任李桂虹说,今年的第一茬黑木耳正在采摘中,就已经接到了3000多份订单。下一步,合作社将从之前的零售向大量批发转变,争取将常家河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

记者 邸文炯 通讯员 李娟 惠施阳

标签:

推荐阅读

时讯:甘肃通渭“头茬”木耳采摘忙

近日,甘肃省通渭县常家河山楂小镇的10万棒黑木耳迎来采摘季。走进通渭

兰州马拉松开跑:追风逐日 向阳而行

新华社兰州6月11日电11日,2023兰州马拉松开赛,4万名来自海内外的选手

飞天网评:用“精准”之策打好夏收决战硬仗-天天播资讯

春争日,夏争时。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局地遭遇不利天气等影响,各部门

武威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非遗购物节”正式启动

匠心艺韵薪火相传,非遗成果惠民共享。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

全球即时看!六部门公布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名单 我省金昌庆阳白银三市入选

6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