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全产业链发展 甘南卓尼把小木耳做成大品牌

  • 2023-08-16 22:54:24 来源:中国甘肃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5日,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甘南州卓尼县采访,在纳浪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卓尼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卢勇指着眼前的黑色大棚说:“5至10月种春秋两茬木耳,11月至次年5月再种一茬羊肚菌,这种一年三茬两种轮作的模式,1个大棚一年能带来5万的纯收入,黑木耳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黑黄金’。”

记者获悉,在7月召开的全国食用菌(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卓尼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确定为全国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联系县域。短短四年时间,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卓尼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国知名度显著提升。

卓尼县纳浪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内黑木耳长势正好

卓尼县位于甘南州东南部,海拔高、气候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少,具有发展食用菌周年生产的重要优势自然条件。这里生产的黑木耳肉厚质优,堪称佳品。

“对于一些需要照顾老人子女,不方便外出的人,在大棚工作一天也能有120元的收入。”卢勇说,种植木耳、羊肚菌是劳动密集型的食用菌产业,基地能带动200当地农户实现就近务工,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据介绍,卓尼县在栽培基地实行“党组织+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基地+人才+农户”的产业联动运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散户的作用,引导更多的合作社、种植大户及散户加入到特色产业发展中。目前,全县共扶持壮大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5家,种植大户53家,带动农牧户5680余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卢勇说,卓尼县坚持绿色发展,这些废弃菌袋主要由木屑、麦麸、豆粉、塑料组成,通过回收分离,废旧塑料用于生产喷灌带,废弃菌渣用于生产有机肥、无土栽培基质、生物燃料,提高了原料循环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从菌棒生产到生产废料循环利用,卓尼县形成了“菌棒生产+基地种植+加工销售+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通过统一研发供应菌种、统一培训种植技术、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回收初级产品、统一组织精深加工、统一品牌上市、统一分享利好,七个“统一”细化服务体系,延长加粗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卢勇表示,当前卓尼主要以木耳干品为主,附加值低。下一步,将着手开发精深加工产品,通过青稞木耳饼干、木耳牦牛酱、黑木耳果汁等延伸产品,不断提升卓尼木耳产业品牌价值。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任磊

标签:

推荐阅读

全产业链发展 甘南卓尼把小木耳做成大品牌

8月15日,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甘南州卓尼县采

环县民间艺人陈玉玲 皮影雕刻亮绝活

一支笔、一把刀、一张牛皮、几许颜料……环县道情皮影甘肃省非物质文化

古浪:“小土豆”撑起致富“大产业”

马铃薯采收现场。眼下,古浪县的马铃薯进入了收获期。在泗水镇上四坝村

会宁 公开选调146名乡镇教育工作人员

近日,白银市会宁县决定从全县乡镇公开选调164名富余教师和教管中心工

民勤 10万亩葵花丰收在望

初秋时节,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元泰村300亩葵花陆续成熟。据介绍,民勤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