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我省守护农业“芯片”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

  • 2023-08-17 09:08:21 来源:兰州日报


【资料图】

种子是“农业芯片”。近日,记者从甘肃省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了解到,该联合体目前已构建国内领先水平的DH系单倍体工程化育种平台,品种选育周期缩短2至3年,育种效率提升20%以上,育成早熟、耐密、抗旱、抗倒玉米新品种56个,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860万亩。

甘肃省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2022年,制种面积157.6万亩,产种6.5亿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3%和47%,保障了全国5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2021年,党中央出台《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甘肃省科技厅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围绕科技支撑玉米种业发展,研究制定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2022年,甘肃省科技厅在全省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中将守好玉米种业“芯片”专章部署,实施种业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围绕种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全力破解河西地区玉米种子育繁难题。

记者从甘肃省科技厅了解到,全省通过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创新联合体开展全链条技术创新,在目标性状品种选育、新品种配套的制种栽培技术研究、制种玉米配套机械研发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取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重点实验室针对玉米早熟、抗逆、耐密、抗倒、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化等农艺性状,开展优异基因挖掘、功能验证和重要农艺性状定向改良,为遗传改良和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资源,加快培育具有甘肃特色、中国品牌的新品种。”甘肃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玉米EMS诱变突变体库,相关单位已鉴定得到多个调控玉米育性、干细胞稳态和抗逆性的基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敦玉107感锈病、敦玉37感大斑病等品种缺陷进行定向改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 静

标签:

推荐阅读

我省守护农业“芯片”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

种子是“农业芯片”。近日,记者从甘肃省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繁推一体

2023长城主题文旅推广活动举办 “如意甘肃”携特色旅游产品亮相山西

8月14日,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主办的长城主题文化和旅游推广活动在

全省举办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

8月15日,全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活动在兰州市举办。应急演练模

古老“花儿”唱响新旋律——临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见闻

曾经的临夏,是国家“三区三州”和全省“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小众乳品强势崛起 甘南合作牦牛奶飘香海内外

燎原乳业生产线从藏区牧民餐桌上的一碗奶,到远销国内外的绿色牦牛乳产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